来源:投资界(ID:pedaily2012) 作者:刘博
又一笔现象级融资诞生。
投资界获悉,爱芯元智宣布已于近期顺利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本轮投资方包括宁波通商基金、镇海产投、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重庆两江基金、元禾璞华、韦豪创芯等知名投资机构。
这家芯片公司掌舵者是一位女性——仇肖莘,这在中国半导体圈并不多见。1991年,仇肖莘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去到美国南加州大学深造,并先后在美国多家巨头公司任职,直到2018年回国担任紫光展锐CTO一职。2019年,她投身创业,成立爱芯元智,身后集结了一份长长的投资人名单。
你可能不知道,爱芯元智总部所在的浙江宁波,这座海港城市正在集成电路产业后程发力,呼啸而来。
女博士造芯,刚刚融资超十亿
今年57岁的仇肖莘,无疑是爱芯元智的灵魂人物。
时间回到1991年,刚刚在清华大学拿到硕士文凭的仇肖莘,前往美国南加州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她先后在美国电信巨头AT&T、芯片巨头博通等公司任职。
直至2018年的一天,一个电话改变仇肖莘的人生轨迹——国内芯片公司紫光展锐CTO这一职位有了空缺,想邀请她回国。衡量再三,仇肖莘只身一人从新泽西飞回上海,入职紫光展锐。
受到国内创业热浪的鼓舞,仇肖莘仅在紫光展锐工作了一年,便辞职创业。2019年5月,爱芯元智正式成立,由她担任创始人及董事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芯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得边缘侧和端侧智能芯片成为了可能,云边端这三者的结合构成了人工智能的新基建。我们通过建立这些基础设施,就能够让AI应用真正地深入到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里去。”仇肖莘在一次演讲中分享了她的行业判断。
于是,这位女创始人带领着团队成员,一头扎进枯燥的芯片研发工作中。很快,爱芯元智仅用时9个月,完成了第一代芯片AX630A流片,但可惜的是没能满足客户的痛点需求。对此,在芯片硬件架构无法更改的情况下,爱芯元智选择迭代软件模型,“相当于飞机一边飞一边换发动机。” 仇肖莘曾在上海电视台的访谈节目中回忆道。
随后在2021年6月, AX630A进入量产;同年,爱芯科技的第二代芯片AX620A也成功点亮。紧接着在2022年,爱芯元智又推出了AX170A,是一款影像专用的AI处理芯片。2023年,爱芯元智迎来一个关键节点——发布车载品牌“爱芯元速”,正式入局车载芯片市场。
时至今日,爱芯元智凭借自研两大核心技术——爱芯智眸AI-ISP和爱芯通元混合精度NPU,服务于终端计算、智能驾驶、边缘计算等市场。
AI芯片未来已来。正如仇肖莘在完成C轮融资后所言,“AI正深刻重构千行百业,而芯片是这场变革的基石。”
从上海到宁波,身后VC/PE云集
时间回到2021年4月,爱芯元智宣布接连完成Pre-A轮、A轮融资,总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其中,Pre-A轮由启明创投领投,联想之星跟投;A轮由和聚投资领投,耀途资本、万物资本跟投,原有股东方启明创投、沄柏资本、联想之星继续投资。
谈及这笔投资,彼时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市场普及和应用落地的加速,我们相信越来越多人工智能能力的部署将转移到边缘侧和端侧。边缘侧和端侧场景百花齐放,需求千差万别,这样的赛道非常适合爱芯元智等创业公司。由仇肖莘博士带领的团队极具特色,不仅在芯片的体系架构、SoC、ISP等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并且在深度学习上有众多创新,实现了人工智能算法与芯片的深度优化与融合。”
紧接着在同年8月,爱芯元智又宣布完成A+轮融资,总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韦豪创芯、美团联合领投,GGV纪源资本、美团龙珠、冯源资本、元禾璞华、石溪资本、天创资本以及高德地图创始人成从武跟投,原有股东方继续投资。
在韦豪创芯董事总经理梁龙看来,“人工智能的下一个风口在于算法、硬件、系统的高度融合,爱芯在一开始就打造了一个扎实的基础架构,为即将到来的AI世界提供优质的平台,促使多传感器之间相互融合,让AIoT、手机、智能驾驶等赛道都会因为这个融合而焕然一新。”
时隔不到半年,爱芯元智又在2022年1月宣布完成A++轮融资,该轮总金额为8亿元人民币,启明创投、韦豪创芯、美团及美团龙珠、和聚资本、纪源资本、联想之星、耀途资本共同参与本轮融资。
回顾爱芯元智的历程,还有一段插曲。2023年9月,爱芯元智正式签约落户宁波市镇海区。据《宁波日报》报道,从初步接洽开始,宁波市、区两级紧密协同,镇海迅速成立项目专班,招商、人力资源、政策兑现等职能部门充分联动,经过近30次协调洽谈,招引爱芯元智总部落地镇海。
当时落户最为迫切的,就是爱芯元智办公场地的电路问题。因为爱芯元智进驻的甬江芯谷创维双智双创产业园,彼时正在建设中,办公区域电路规划均为单路电,不符合芯片设计企业的用电需求,存在直接打断设计正常工序的风险。
为此,项目专班立即与属地庄市街道、产业园沟通,制定工作方案,并联合电力部门召开改造会议,决定将原本只覆盖到大厅、电梯等公共区域的双路电,延伸至办公区域。
谈及为何选择宁波,仇肖莘曾表示,镇海区内有产业、有学校、有人才,其产业成熟度正是吸引爱芯元智落地镇海的重要因素。至此,宁波冲出一只芯片独角兽。
最后,聊聊宁波
宁波正成为中国芯片版图中的后起之秀。
放眼望去,宁波地理位置优越,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市,南临三门湾,并与台州相连,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
作为长江三角洲的南翼经济中心,“宁波制造”一直以来在中国制造业版图中占据重要一席,也被誉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2024年,宁波新增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21家,总数已有104家,成为全国首个“百冠之城”;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800家,增速连续3年保持全省第一。
但回顾过往,外界对宁波的集成电路产业印象并不深刻。资料显示,2015年,宁波集成电路产业产值还不到50亿元。彼时在半导体强市林立的长三角地区,宁波处于基础差、发力晚的状况。
如今,宁波正迎头赶上,这座城市也越来越多与集成电路联系在一起。据《宁波日报》报道,宁波2024年集成电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46.72亿元,与2023年相比增长14.4%。这也意味着,相比九年前产值已翻了十倍之多。
目前,宁波围绕“集成电路材料、装备—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行业应用”这条全产业链,聚力打造前湾新区、北仑、镇海及鄞州四大产业集聚区,正朝着国家特色工艺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加速前进。
这里不仅坐拥江丰电子、甬矽电子、盛吉盛半导体、荣芯半导体等一批产业龙头,还诞生了安建半导体、清纯半导体、万有引力、睿晶半导体等一批新鲜血液。
提到宁波,就不免提起一位半导体传奇人物——虞仁荣。他出生于宁波,1985年以镇海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大学首个无线电系班级“EE85班”。2007年,虞仁荣创立了韦尔股份,此后更是问鼎中国芯片行业首富。
2021年4月,总部位于宁波的荣芯半导体正式成立,由国有平台基金和美团、腾讯、韦尔、华勤、北京君正、元禾璞华等半导体产业链公司及知名投资机构共同出资100亿元设立。期间,虞仁荣还成立一家名为“宁波市虞仁荣教育基金会”的基金会,旨在资助宁波创办一所对标世界一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由此应运而生。
“创投活跃,则产业兴”。早在2021年11月,宁波甬欣韦豪半导体产业基金宣告设立,总规模100亿元,其中虞仁荣及其关联方出资20亿元,宁波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母基金(即甬欣产业投资基金)、北仑区、镇海区和余姚市国资平台代表宁波国资方共同出资80亿元。
犹记得去年初,宁波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宁波股权投资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制定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支持股权投资机构投资宁波、促进资本、产业“双招双引”、拓宽市场化募资渠道等17条具体措施,从募、投、管、退全面支持VC/PE到宁波发展。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如今的宁波,已成为长江经济带上一颗耀眼的明珠。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向来“敢想敢干,冒险犯难”的宁波,开始前赴后继地投身到这一场浩浩荡荡的历史洪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