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投资,一年半回本,江西K歌房老板要去香港上市
2025-02-25 15:33 KTV

2500万投资,一年半回本,江西K歌房老板要去香港上市

来源:融中财经(ID:thecapital) 作者:吕敬之 编辑:吾人

从江西开到香港兰桂坊,魅KTV要上市了。

2023年,魅KTV以惊人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扩张,门店数量从400家迅速增长至接近800家,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这一扩张速度不仅在行业内罕见,更显示出其背后强大的运营能力和市场吸引力。而就在近期,魅KTV更是高调宣布其香港旗舰店在中环兰桂坊开业,并正式抛出了港股上市计划。这一动作不仅标志着魅KTV正式迈向资本市场的舞台,更预示着其将成为KTV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

魅KTV的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站着的是曾经打造出桔子酒店的创始人吴海。吴海凭借多年积累的商业智慧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将数字化和智能化深度融入KTV运营,自主研发了点播系统和后台管理系统,将人房比从行业平均的1:2降至1:0.55,大幅提升了运营效率。同时,魅KTV通过“小而美”的门店设计、全托管的加盟模式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创新玩法,不仅降低了开店成本,还为加盟商提供了快速回本的可能。

魅KTV的上市计划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里程碑,更是KTV行业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一次重要探索。

01

2年狂奔400家店,魅KTV的“速度与激情”

还记得当年刷爆朋友圈的桔子酒店吗?它的创始人吴海,如今又带着新项目杀回来了!这次,他瞄准的是KTV赛道。

前几天,吴海创立的魅KTV香港旗舰店在中环兰桂坊高调开业,同时抛出了港股上市计划。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KTV品牌,背后站着的是江西爱魅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实控人正是吴海本人。

吴海对魅KTV的期望值很高,他曾公开表示:“魅KTV只是个布局的开始,实际我要做的是线上线下结合的‘超级娱乐平台’。”按照他的规划,魅KTV将在2025年底完成1000家实体店的开业,并逐步拓展至东南亚市场。

魅KTV的扩张速度确实令人咋舌。据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2月,魅KTV的签约门店约为400家,而到了2024年底,这一数字已经接近800家,覆盖了全国100多个城市。这意味着,在过去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魅KTV平均每月新增门店超过30家。

魅KTV的快速扩张,离不开其独特的商业模式。

与传统KTV品牌动辄数千平方米的门店相比,魅KTV将营业面积大幅缩小,主打“小而美”的路线。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开店成本,也提高了包间利用率,从而提升了单店盈利能力。

据魅KTV联合创始人兼CEO汤红伟透露,一家魅KTV单店投资在500万元左右,平均回本周期仅18-24个月。这意味着,魅KTV的加盟商可以在两年内收回成本,并开始盈利。

魅KTV的收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直营店经营收益;二是加盟商管理费用的抽佣。据某商业博主发布的视频显示,魅KTV加盟采用全托管模式,800平方米的门店投资总额约400多万元,公司抽取不到10%的管理费用。

魅KTV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资本的关注。2021年顶级投资机构就参与了魅KTV的A轮融资。

资本的加持,为魅KTV的扩张提供了充足的弹药。吴海曾表示,魅KTV的母公司计划在香港上市,这也是促使他们在香港投资的重要因素。

从桔子酒店到魅KTV,吴海的创业之路可谓一波三折。1997年,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提供酒店预订服务的商旅管理公司——商之行,随后又创立了在线旅游服务公司——财富之旅。2006年,他第三次创业,打造了中高端酒店品牌桔子酒店,并在2017年以36.5亿元的价格卖身华住集团。

出售桔子酒店后,吴海一度扬言“再不创业”,但很快又投身于KTV赛道。这一次,他带来了全新的玩法:数字化和智能化。魅KTV自主研发了点播系统和后台管理系统,将人房比从行业的1:2降至1:0.55,大大提升了运营效率。这一成果主要得益于数字化和智能化运营的深度应用。魅KTV自主研发了点播系统和后台管理系统,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实现远程预订、点歌、点餐等功能,减少了对传统人工服务的依赖,从而精简了服务流程。同时,魅KTV专注于唱歌这一核心体验,优化了门店设计,通过更小的门店面积和更高的包间利用率,进一步降低了人力成本。此外,魅KTV还借鉴了互联网的前中后台分工模式,进一步控制成本。这些举措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还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为门店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02

KTV成“夕阳行业”了?

90后应该都会知道,千禧年之前,KTV有一个更接地气的名字,叫作卡拉OK。

千禧年之后的十余年里,KTV门店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到了2015年,KTV行业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全国门店总数达到了惊人的12万家。

但是,巅峰的高潮也是衰落的开始。

2014年,曾经KTV龙头企业钱柜关闭上海复兴公园的一家店面。这可给莎莎(化名)不小的冲击,作为一个标准的90后,钱柜在莎莎心中还是“只有有钱人才去得起”的KTV呢。“我记得我初中的时候,也就是2006年前后,我有一位同学过生日请大家去钱柜,我们当时把蛋糕打翻了,光是这部分的赔偿费就700多元,唱歌的钱更多,这位同学从此得名‘小富婆’。”

紧接着,“麦乐迪”北京中关村店宣布闭店,万达集团旗下80多家“大歌星KTV”全面关店……据《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显示,那一年,传统KTV数量减少近60%,衰退来得快而迅猛。

KTV的衰落,可以用一句话总结:时代变了,时代真的变了。

作为KTV曾经的消费主力,80、90后在成长的过程伴随着华语乐坛的疯狂发展,蔡依林、五月天、SHE、飞轮海、林俊杰、孙燕姿、莫文蔚、张惠妹、那英……华语乐坛一时之间可谓是“诸神之战”,一代歌神歌后接着一代歌神歌后。

不过最近这几年,华语乐坛的“神曲”似乎少了很多。

十多年前,我们唱着《死了都要爱》,“不淋漓尽致不痛快”;遇到挫折时,我们唱《水手》,“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十多年后,再走进KTV,人们熟悉的依旧是十几年前流行的歌手,会唱的也仍是那些耳熟能详的老歌。至于后来流行的抖音神曲,有网友总结道“不是喵喵喵,就是黑桃A,谁想去KTV唱喵喵喵呢?”即使这些神曲有其受众,却注定无法成为跨越性别、年龄、阶层的经典曲目。

“年年去,年年就像自己给自己办的复习歌单一样,实在是有点乏善可陈。”莎莎作为曾经的KTV狂魔,到后来好几年不去KTV的原因也是这个。

而Z世代作为新时代消费的主力,他们的成长也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

智能手机普及后,K歌软件诞生,大家开始意识到,“空间”也不是K歌的必要条件。曾经的80、90后们娱乐活动类型有限,去KTV唱歌是年轻人聚集社交联络感情、排遣寂寞的首选。2013年到2015年,智能手机在国内大规模普及,“唱吧”“全民k歌”等线上K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时随地都能点开软件唱歌,还能与全国网友畅聊、PK,K歌软件一整年的会员费和去一次KTV的费用相差无几,给传统KTV行业致命一击。

除了K歌形式的颠覆,唱歌之外的新兴的娱乐形式层出不穷,悄悄掀起生活方式的变革,也间接导致了年轻人对KTV的失宠。比起唱K,今天的年轻人更喜欢户外露营、密室逃脱、玩剧本杀这种更有新鲜感、具有陌生人社交属性的娱乐活动。2018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呈增量,经过疫情三年,2022年中国剧本杀市场规模更是高达约为238.9亿元,扩张迅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19年,全国KTV门店数量仅剩44765家;2020年, KTV整体客流量下滑80%。

现在的年轻人,即使去KTV,也很少是正儿八经唱歌的。有的排舞,有的拍视频,甚至有的在自习!“4个小时80几块还带饮料和零食,空间大、空调足、学累了还能放个BGM,比任何自习室都划算!”一位酷爱在KTV自习的00后就这样形容。

03

AI能救吗?

KTV创新,迫在眉睫。

会员制模式的创新成为核心策略之一,通过精细化运营和数据分析,KTV品牌能够为会员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例如根据消费记录和偏好推荐热门歌曲或主题活动。同时,推出不同级别的会员卡,提供差异化服务如优先预订、专属客服和积分兑换等,进一步提升了会员的忠诚度和消费频次。智能化会员服务也成为趋势,通过开发会员APP实现线上管理、优惠推送和积分累积等功能,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体验。

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的兴起,为KTV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企业通过建立线上平台,提供在线预订、点歌和支付服务,极大提升了顾客的便利性。例如,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APP提前预约包间、选择歌曲并完成支付,减少了线下排队的时间。此外,线上平台还成为数据分析和用户互动的重要工具,企业可以通过收集用户数据优化服务内容,并开展在线K歌大赛、粉丝互动直播等活动,增强用户黏性。线上线下整合的营销活动,如限时优惠和社交媒体合作,也为品牌带来了更多的曝光和潜在客户。

主题化KTV模式则通过打造独特的消费体验,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和多样化娱乐的需求。企业可以根据目标市场的特点,选择音乐、电影、动漫等主题,并通过环境设计和氛围营造增强顾客的沉浸式体验。例如,一些KTV品牌以电影主题为特色,设计了“科幻影迷”“经典怀旧”等不同风格的包间,吸引了特定兴趣群体的光顾。此外,通过举办主题派对、邀请专业歌手现场表演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顾客的娱乐体验和品牌吸引力。

科技融合型服务模式的引入,为KTV行业带来了技术驱动的变革。智能点歌系统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能够根据顾客的消费习惯和喜好自动推荐歌曲,提升了点歌效率。智能音响系统则可以根据房间大小和结构自动调节音量和音质,提供更优质的音响体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优化了运营管理,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包间使用情况、顾客流量和设备状态,帮助企业更高效地配置资源,降低运营成本。

体验式服务模式的兴起,进一步提升了KTV的高端化和个性化服务水平。除了传统的唱歌体验,KTV品牌还提供专业的音乐培训、主题派对策划和酒水服务等增值服务,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娱乐的需求。这种模式通常配备更专业的设备和更优质的服务,旨在为顾客打造全方位的娱乐体验。

跨界合作模式则为KTV行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点。通过与餐饮、酒吧、健身房等行业的合作,KTV品牌推出了联票优惠、联合活动等,丰富了服务内容并吸引了更多消费者。例如,与婚庆公司合作提供婚礼歌唱服务,或与餐饮品牌联合推出“唱K+餐饮”套餐,不仅拓宽了业务范围,还通过合作伙伴的品牌效应扩大了市场影响力。

个性化与社交互动服务的创新,进一步增强了KTV的吸引力。利用AI技术,KTV品牌可以根据用户的音乐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歌曲推荐,并允许用户自定义播放列表和特效设置,提升了用户的参与感。此外,点歌系统中的社交元素,如在线竞技、即时聊天和分享功能,让顾客可以将自己的演唱视频分享到社交媒体平台,增加了品牌的曝光率和用户互动性。

这次,魅KTV要上市的动作不仅给整个行业增添了活力,也给KTV数字化转型增加了新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