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峥四十
2020-09-01 11:25 黄峥

2黄峥四十

来源:何加盐(ID:ihejiayan) 文:何加盐

黄峥可能没有想到,40岁这年,他会以这样的面貌出现在媒体上。

年中,由于拼多多股价暴涨,黄峥的账面资产一度超过马云,成为仅次于马化腾的中国第二富豪。

这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毕竟身为80后,成立拼多多才5年,就能在财富上超越老牌首富马云,黄峥不可避免会引起大家的热议。

他的成长和创业经历,也引起了大众的极大兴趣。

但是,由于他的刻意低调,网上披露的信息很少,大众对其了解不多。

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下,习惯隐藏在迷雾背后的黄峥,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1

黄峥很少谈到小时候的事,记者也没有挖到什么有用的料。

诸如马云小时候因为打架而被迫转学、马化腾小时候蹲在海南街头看苗人、雷军小时候帮妈妈做马灯这类事情,在黄峥身上,我们一件也没有听说过。

只知道,黄峥出生于杭州郊区,爸爸妈妈是初中文化,在工厂当普通工人。小时候,他会跟着爷爷拜菩萨。他的学习成绩,从小到大都是第一名。他小时候的梦想,是当科学家。

小学六年级时,黄峥因为参加数学奥赛得了奖,被老师推荐报考了杭州外国语学校(简称“杭外”)。虽然这所学校是整个浙江省最好的中学之一,但黄峥当时心里还很别扭,跟老师说我不想上。

因为,这是一个外国语学校,似乎离他的科学家梦想很远。他希望上一个数理化更强的学校。

后来是被校长一番开导,才勉强去了。

去了才知道这所学校有多牛。

当时浙江省只有杭外可以在全浙范围招生,招来的都是各地的尖子,80%的人直接保送各大名牌高校。由于没有高考压力,杭外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相对自由地发展。

在杭外6年后,黄峥直接保送进了浙江大学混合班。

“混合班”,全名“培养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英才教育班”,是浙大从每年的保送生和高考分数最高的人当中,经过专门的选拔考试,优中选优出来的尖子。对我这样的普通浙大学生而言,混合班的同学都是被仰望的学神。

混合班是大三才选专业。经过两年的理工科基础课程学习后,黄峥选择了计算机,进入到时任浙大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主持的实验室,学习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他的本科毕业设计导师,也是中国著名的计算机应用专家,后来的浙大软件学院院长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教授。

黄峥本身聪明、刻苦,加上两位院士级导师的辅导,可想而知,他的计算机水平很快就达到很高的水平。

当时互联网才刚刚兴起,黄峥在某技术论坛发表了一些心得,在圈内有了一点小名气。

有一天,他正在浙大玉泉宿舍上网,有个陌生人加他的MSN,自称是网易的丁磊,想和他探讨一个技术问题。

那还是21世纪初,虽然网易由于互联网泡沫破裂而股市不振,但是在中国互联网领域,丁磊是如雷贯耳的名字。

黄峥刚开始还以为对方是骗子,聊了一会才知道真的是丁磊。

技术问题解决以后,丁磊和黄峥还一直保持着交往。后来黄峥去美国留学,丁磊还热心地介绍自己的朋友给他认识。

日后回顾,我们会发现,就像是叶文洁向宇宙发送太阳广播,改变了人类世界的命运一样,丁磊偶然在MSN上发送的那条好友申请,改变了黄峥的命运。

如果你还不明白此事对黄峥的意义,可以想象一下:假如你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马化腾突然微信加你好友请教问题,并和你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的情景。

黄峥老友,网易创始人丁磊/图源:百度百科黄峥老友,网易创始人丁磊/图源:百度百科

除了学习以外,黄峥的课余时间也过得很丰富。他当了学生会副主席,据师弟说学生工作干得还很不错。

另一个对黄峥影响很大的课外活动,是参加了梅尔顿基金会项目(Melton Foundation)。

该基金会每年从德国、印度、美国、智利和中国五所大学,各挑选5名学生,给这些学生提供免费的电脑和上网条件,并每年轮流在各成员国组织为期10天的年会。

作为梅尔顿基金会校友成员,黄峥在1998年就拥有了使用电脑和上网的良好条件,也结交了一批跨国好友。而据他日后总结,最大的影响是:

“我深刻地意识到,世界上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文化是如此的不同。他们的出发点,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做事情的方式,是我之前完全不知道、也很难想象的。”(见《我的中学和大学》,黄峥公众号,该公众号已经关闭被搜索功能,只有早期关注的用户才能看到)

2

2002年,黄峥从浙大考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攻读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学位。

这里有一个小细节,在那几年浙大想出国留学的人当中流传甚广:

当时,由于中国学生在美国GRE考试中成绩太好,以至于美国一些学校怀疑GRE考满分的中国学生有问题。而黄峥可以精确控制自己的GRE成绩,使之保持在既能被美国学校录取,又不会引起怀疑的分数。

由此可见,“学神”能有多神。

黄峥到美国后,丁磊介绍给他的朋友,是段永平。

当时,段永平在国内做企业已经功德圆满。步步高已经成为行业第一,在管理上也不用他管了。于是便潇洒地跑到美国,开始琢磨怎么搞投资。

我们不知道黄峥与段永平初次见面的场景如何,只知道,段永平和他一聊之下,就极度欣赏,很快与他成为忘年交。

此后,段永平常常对黄峥耳提面命,教给他很多为人处世,干事创业的道理。

对于22岁的黄峥而言,有这么一位大佬随时在旁指点提携,无疑会对他的人生有极大的帮助。后来,他把段永平称为自己的“人生导师”,把自己定位为段永平的“第四个徒弟”(前三个是OPPO创始人陈明永、vivo创始人沈炜和步步高CEO金志江)。

两年的硕士很快读完,黄峥面临毕业的选择。

当时,他已经在微软实习了很久,在北京和美国的研究院都待过,工作很受认可,想留随时可以留下来。但他同时又拿到了谷歌的offer。选微软还是选谷歌,让黄峥内心纠结不已。

此时还是2004年初,微软已经成名多年,实力雄厚无比。谷歌还只是一家成立5年的创业公司,工程师人数还只有几百人,年营收还不到10亿美元。

段永平建议黄峥选择谷歌,他说谷歌“看起来挺牛的,值得你去看看,而且对你未来想创业也是很有帮助的——去的话至少待三年。”

黄峥听从了段的建议,加入了谷歌,并且待满了三年。

他先是在谷歌总部负责广告后台系统开发工作,后来随着谷歌进入中国,黄峥作为第一批成员回到北京,参与了谷歌中国的筹建。

不得不说黄峥赶上了一个极佳的时机。他加盟谷歌时,正值谷歌开始超高速发展的时候,入职没半年,谷歌就上市了。黄峥的工资涨了很多,期权更是一笔巨款,这让他有一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

不过,几百万美元的收入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在谷歌飞速发展和上市之时加入谷歌,并参与谷歌中国从无到有的建设,这为他未来的创业及公司管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谷歌总部工作时,黄峥住得离段永平很近,常常会帮段做一些投资的事情。

当时段永平已经深受巴菲特的影响,开始形成价值投资的理念。这些理念,成为日后黄峥创业时,思考公司长远价值的底层基础。

2006,段永平用62万美元的价格拍得了巴菲特午餐,按约定,他可以带同行者。他带了黄峥。

日后黄峥回忆,巴菲特讲的东西都很简单,简单到连他母亲都能听懂。这些道理都是平常的道理,但是,由不同的人口中讲出来,就会有不同的效果。

从巴菲特口中讲出来的效果就是:黄峥认识到了简单和常识的力量。这让黄峥日后在经营公司时,有足够的的勇气和定力,去按照常识和理性做事,而不被外界所干扰。

度过段永平建议的三年之后,黄峥的title已经成为“资深工程师”,但他已经待得有些倦怠了。

当时的谷歌,已经开始有大公司病,由总部到中国市场,流程冗长,反应迟钝。谷歌中国对大陆市场产品哪怕做点最微小的改动,都要美国总部的批准,有时还要飞回美国当面汇报,让黄峥不胜其烦。

而此时,黄峥自己内心的创业欲望,也越来越强烈。他等不及待满第四年,让手里的期权全部变现,就辞职了。

不过,已经兑现的那部分,都已经够他花很多年了。到8年以后他创立拼多多时,谷歌给的钱都还没用完。

3

离开谷歌后,黄峥做的第一件事,是跑到中关村去站柜台卖手机,每台手机赚几十块钱。

当然,黄峥卖手机,肯定不是为了赚这几十块钱,他是想做一个电商网站。为了搞清楚手机是怎么售卖的、顾客都关注那些问题,就卧底到国美和苏宁亲身体验。

体验没多久后,黄峥成立了欧酷网(oukuu.com)。

对黄峥的首次创业,段永平大力支持。不仅由步步高出资入股,而且在初期提供了大量的步步高产品给欧酷卖,甚至连欧酷网最初的域名,联系人电话留的都是OPPO的总机。

最重要的是,黄峥把段永平一直向他灌输的“本分”理念,移植到了欧酷,作为欧酷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核心。这和“段永平系”的所有公司,如步步高、OPPO、vivo、一加等,都如出一辙。

发展三年后,欧酷成为手机和电子教育品类排名前三的电商网站,年营收6000多万。对于一个初创公司来说,这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但是对黄峥来说,这个速度却太慢了。

此时,京东已经成为这个领域当仁不让的老大。黄峥和刘强东见过两次,知道此人的能力,他觉得自己在这行干不过老刘,还不如主动放弃。

日后在接受《新经济100人》李志刚采访时,黄峥这样解释:“如果我不能赢得战争,我就不应该打……一定程度上讲,我跟他是两代人,我需要用自己的身家性命跟他拼吗?没必要。”

他把欧酷卖给了前谷歌中国同事郭去疾。双方未披露交易细节,据估计,收购金额可能在1000万美元左右。

在收购还没完成之前,黄峥就已经于2009年从欧酷孵化出一家新的公司,名叫乐其(Leqee),从事电商代运营业务,核心成员都是欧酷原班人马。

自然而然,段永平又提供了不少帮助。

乐其2009年4月份成立,到8月份就已经有了三家大客户,分别是欧酷、步步高、OPPO——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叹,段永平对黄峥的支持,岂止是一位前辈对后辈的支持,连很多创一代对自己儿子的扶持,都没有这么尽心。

仅仅用了半年,乐其就发展成当时淘宝系统最大的分销商。在度过步步高扶持的最初阶段后,乐其后来逐渐拓展了其他大客户,代运营的品类向母婴类产品集中,如纸尿裤、奶粉等。

对这家新公司,黄峥继续把“本分”的价值观,放在企业文化的核心位置。有一个细节可供佐证:

当时,有一个大客户向黄峥索要回扣,不给就终止合作。这家客户的业务占当时乐其总销售额的60%,如果黄峥拒绝的话,乐其的半壁江山就垮了。

他苦恼地向丁磊吐槽,丁磊说:要不要我帮你打抱不平?黄峥想了想,说还是算了,我自己处理吧。

处理结果是,他坚决拒绝了客户的要求,咬着牙承受了60%的营业额损失。

不过黄峥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后来他评论说:

“刚创业,如果做了这件事,就没法规模化了。在那种情况下你都不行贿,大家都会意识到你来真的,你省掉了很多后续成本,就像打了一场仗,一定程度维持了多年的稳定。”

乐其成立三年后,发展成淘宝的“金牌淘拍档”,团队增长到100多人,年销售额过亿,利润超过千万。

看起来,乐其比欧酷的发展势头要迅猛得多。但对黄峥来说,还是太慢太慢,用创投行业的专业术语来说,还不够“性感”。

于是,2013年,黄峥在运营乐其的同时,又从乐其抽调核心人员,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名叫“寻梦”(Xinyoudi Studio)。

这一次创业,做的业务和段永平关系小一点,倒是和他最初的好友丁磊关系更大:游戏。

我们不知道黄峥在做游戏公司时,怎样平衡本分和赚钱之间的关系。因为游戏公司的赚钱逻辑,与当初的电商网站及电商代运营公司都不同:

欧酷与乐其,都是帮客户省钱,或帮客户买到更好的东西,从中获取自己的合理报酬。而游戏,则要靠各种精巧的设计让人上瘾,沉迷于其中,才能赚到钱。

让人上瘾和沉迷的东西,有两个是比较常用的:性和暴力。

当然不是所有游戏都会利用这两个元素来吸引和取悦用户,但是不可否认有很多游戏是这样的。我搜了一下寻梦的一些游戏,的确有不少画面让人看着有血脉喷张之感。

我个人猜测,此时的黄峥,应该是在内心有些不自洽的——我并不认为用这种方式做游戏有什么问题,但对于一个以“本分”为核心价值观的人而言,用涉嫌软色情的东西去勾引宅男沉迷其中,能不能称之为本分,可能要打一个问号。

后来《财经》记者房宫一柳曾经问过黄峥,为什么会去做电商代运营公司和游戏公司,黄峥的回答是:“因为我还没有进化到可以做完全不赚钱的事。未来我希望可以做不赚钱的科研,但做商业不去赚钱,我觉得是不道德的,应该按照商业的逻辑去做一个本分的商人。”

也许,在此时黄峥的理解中,对一个商人而言,本分首先意味着要赚钱,至于这种赚钱的方式在道德上有没有争议,则没那么重要。后面做新的公司时,他还会继续遇到类似的争议。

不管如何,这一次的游戏业务,看起来似乎非常“性感”。但此时,黄峥的身体除了点问题。

在一次乘飞机之后,黄峥感觉耳朵极度不适,一查,原来患了严重的中耳炎。那段时间,他耳鸣很厉害,几乎无法工作,晚上睡觉都成了难题,只好回家休养。

这一休养,就是整整9个月。

无事之下,黄峥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才是人生的意义?我未来究竟要干什么?

这9个月,改变了黄峥此后的人生道路,也改变了未来中国的电商格局。

4

2015年,黄峥回到公司。此时,不管是乐其还是寻梦,都已经发展得很好。乐其已经成为淘宝上最大的母婴类电商代运营公司,而寻梦已经做到每月净利润超百万,美元。

从创业的角度,这已经算是两个很成功的创业项目。但黄峥始终认为他的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施展,他总感觉自己还能有更大的发挥。

他决定玩点更大的,对社会更有意义的事情。

在家养病的时候,黄峥每天玩手机,发现一个现象:人们一天花在移动社交APP上的时间占到了手机使用时间的40%,但是由此达成的电商销售额,不到电商销售总额的1%。

他觉得,这里大有文章可做。

于是,在维持乐其和寻梦运营的同时,黄峥开始做一个新的项目:利用微信的社交关系做拼团。新项目的名字叫:拼好货。

拼好货的起家,是在微信注册服务号,发布水果拼团的信息,然后通过社群把信息病毒式地扩散出去。等客户凑够成团人数下单后,拼好货团队再去采购水果发货。

由于团购水果的价钱非常低,迅速吸引了第一批种子用户。2015年4月10日正式上线,到五一假后,就突破了日均1万单的水平。

6月份,拼好货趁荔枝上市,做了一次荔枝团购,日订单一下子猛增到20万单。

从零开始,仅仅两个月,日成交就突破20万单,这是中国电商行业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

这一次,黄峥终于抓住了一个超级“性感”的项目。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当时,拼好货的正常发货能力是每天两三万单,如果全员投入,24小时连轴转,发单峰值可以做到7万单。

而现在是一下子来了20多万单,3倍于最高发单能力,马上就把仓储给挤爆了。

更要命的是,当时的业务团队还处于订单量暴涨的惊喜之中,完全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在继续兴高采烈地促销,一直到第三天的中午,才终于反应过来,停止了接收新的订单。

这时,积压的单子已经高达40多万,到了根本无法处理的程度。上海团队所有人,甚至包括乐其公司的人都调到嘉兴仓库去帮忙,依然无济于事。

如果把这个事件从客户的角度看一遍,就知道问题有多严重:客户下单团购了荔枝,商家却久久不发货;打客服电话,怎么都打不通;好不容易收到货,荔枝早就烂透了;想退款,系统卡死退不了……

一时之间,“拼好货是骗子!”的声音,在各个社群里流传开来。拼好货每日订单量,从20多万单急剧下降到只剩2万单。

黄峥跑到嘉兴仓库亲自督战,先是集中精力解决退款的问题,然后整整奋斗了一周多的时间,才把积压的订单处理完。

据李志刚的报道,在订单终于处理完以后,黄峥带着团队,就在仓库里,一边蹲着吃盒饭,一边开总结会。第一个站起来的人就哭,说对不起大家。

黄峥没有怪任何人,他把主要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同时指出:我们的模式走对了!

事后看来,黄峥此时的内心,应该是欣喜多于不快。尽管由于运转能力不足而导致了这次危机,但是,订单暴涨,本身就已经证明了拼好货的模式是通的。

一年以后接受李志刚采访时,黄峥说:做到每天20万单,是超出我的预料的,我原来不知道我们具有这个能力。但是做到每天100万单,是在预料之中的,因为我们已经知道自己能做到100万单。

随着黄峥大力加强后台运转能力建设,拼好货直接开始腾飞,几个月后,活跃用户数就突破了千万。

这应该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用最短时间达到千万活跃用户的电商公司。

5

拼好货主要是由乐其孵化出来,主要成员也是来自乐其。采用的是自己采购商品,自己发货的“自营模式”。

在一边旁观的寻梦的CEO阿布说,拼单模式其实也可以做成平台,游戏公司愿意负责孵化新公司。

黄峥本来是觉得做平台风险太大,才选择了自营的。但是阿布这么说,他也不想打击阿布的积极性,就说“也行”。

然后又问:“如果搞挂掉了,你回去再做CEO吗?”

阿布说没问题。于是就从寻梦抽调了20多人,开始运作一个新项目,起名为:拼多多。

2015年9月,拼多多上线。

这是一家一出世就注定成为传奇的公司。

如果说,拼好货还只是一匹跑得稍微快一点的黑马的话,那么,拼多多,就好像是一匹插上了翅膀的飞马。

插上的这对翅膀,就是脱胎于寻梦公司的游戏化思维。

通常,我们评论电商网站好不好,惯用的标准是“多快好省”,也就是品类齐全、发货快速、质量优良、价格实惠。不同的网站,可能会在这四个特点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占优。

但影响人们是否使用某电商网站的因素,除了“多快好省”之外,实际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乐”。对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来说,购物时能够体会到多少乐趣,是决定上不上这个网站的重要因素。

拼多多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点,并且利用游戏化的思维,来设计整个购物流程,使得购物这个行为,与社交和玩游戏密切结合到一起。

这一点,日后被黄峥总结为:拼多多做的是“Costco+Disney”,并且被写进了拼多多的招股书。

所谓Costco,主要是指实惠。拼多多的产品,价格低到令人咋舌的地步,9.9包邮都已经不算什么了,有的爆款甚至是1.9包邮,令人无法理解商家和平台怎么赚钱。

所谓Disney,主要是指好玩。早期用拼多多的人,基本都不是怀着明确的购物目的而去的,而是怀着玩游戏或者占便宜的心态,参与了朋友发起的团购、抽奖、抢红包、砍一刀等等活动,不知不觉就成了拼多多的客户。

经过游戏公司巧妙设计,拼多多的“拼团抢购”和“砍一刀”,在微信引起了病毒式的传播。那段时间,几乎每个微信用户的手机,都被好友发的砍一刀信息轰炸过一轮又一轮。

可想而知,拼多多上线后,发展速度比拼好货还要夸张。在初期没有做任何广告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微信用户裂变,上线一年日订单就超过百万,月GMV超过10亿。

此后,黄峥将拼多多与拼好货合并,新公司继续以拼多多为名,一路高歌猛进,硬生生地在阿里和京东两大巨头之间,闯出了一条新路,成长为中国电商的第三极。

2018年7月,在成立不到三年的时候,拼多多就以高达1600亿人民币的市值,在美国成功上市。黄峥的个人账面资产,超过800亿人民币。

这可能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最惊人、最迅速的创富神话。

6

拼多多的发展呈现一种奇特的两面性。

我们可以说,它是锣鼓喧天地静悄悄发展起来的。

一方面,拼多多的拼团链接在微信里声势浩大,令每个人都无法忽视。但另一方面,拼多多作为一家公司,却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

等人们注意到这家公司时,它已经成长为一个无可阻挡的庞然大物,硬生生地在淘宝和京东之间挤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与美团经历过“千团大战”和滴滴经历过“打车大战”不同,拼多多从来没有经历过同等体量竞争对手的惨烈厮杀。

阿里和京东可能都还没看懂拼多多是个什么东西,它就已经成长到可以与它们抗衡的地步了,巨头们连扶持一个代理人与拼多多竞争的时间都没有,就只能自己赤膊上阵,亲自面对拼多多的挑战。

事实上,别说两大巨头没有反应的时间,几乎没有几个人在当时看懂了拼多多。就连黄峥的导师段永平,都说自己看不懂拼多多。只不过,他对黄峥无条件地信任。

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可以以“事后诸葛亮”的视角,稍微梳理一下拼多多的成功之道,也许对大家有点启发。

一是抓住了移动社交和去中心化时代到来的机会。

互联网时代来临的时候,人们说所有传统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而2010年前后,中国又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传统互联网生意又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我们曾经以为,把PC上的生意搬到手机上,就是完成了从传统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惊险跃迁。但实际上,移动互联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交互的方式,都已经全变了。

我们每天有40%左右的时间花在移动社交产品上,其中主要是微信。在拼多多之前,无数人也都想过如何用微信来促进电商。但是,想到的办法无非就是类似京东这样在微信开入口,或者类似微商那样发信息。

拼多多开创的微信拼团模式,第一个把微信的社交关系价值用到了极致。移动社交与电商的结合,只有到拼多多出现之后,才算是真的开始。

另一点,早先的京东和淘宝,主要是集中式的售货模式。货物陈列在“货架”上,用户自己去搜索自己想要的货品,然后下单。虽然后来淘宝做了“千人千面”,但是搜索购买的比例还是很高。

而拼多多把“人找货”变成了“货找人”。用户不用主动去拼多多搜索自己想要的物品,他的朋友就会把拼团的信息发给他。

在完成从微信到拼多多APP的转变后,用户也不是去搜索框搜自己想买的物品,而是像刷抖音一样往下划,划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去拼单。

早期的拼多多,甚至连搜索框都很难找到,它会根据卖得最好的爆品、或者你曾经的购物行为来分析你可能需要或者感兴趣的产品,主动推送到你的面前。

这有一点类似今日头条和抖音采用了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推荐算法,也是从巨头夹缝中异军突起一样。只不过今日头条和抖音推荐的是内容,拼多多推荐的是商品。

平台由“集中式”向“分布式”转变,使用方式由“搜索式”向“人工智能推荐”的转变,是移动互联时代和PC互联时代很大的不同。这也是字节跳动和拼多多能开辟新天地的大背景。

二是在购物中加入游戏的元素。

也就是说在“多快好省”的竞争中,把“乐”加入进来,从而开辟了一种全新的电商玩法。

虽然淘宝也做了这一点,但在淘宝上,这个要素不像拼多多提取得这么鲜明,体现得这么极致。

在当前这个泛娱乐时代,“乐”在人们生活中占的地位越来越重,人们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愿意分配给“找乐”,例如玩游戏、刷抖音、追剧等等。

但是单纯的“找乐”,会让很多人有负罪感和羞愧感。而拼多多给人一个很好的理由:我不是为了玩,是为了给家里省钱。

三是运气的帮忙。

2014年微信推出了微信红包,2015年联合央视春晚搞了“摇一摇”红包活动,让几亿中国人的微信里有了零钱。

但当时,移动支付的场景远远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大多数人发现,在微信里有了钱,却没有地方花。

拼多多的崛起恰逢其时,为微信红包积累下来的零钱找到了一个最方便的出口。如果拼多多早一年或者晚一年推出,发展速度都不会有这么快。

四是久经磨合的团队。

从拼多多成立的时间来看,它是一家很年轻的创业公司。

但是从其核心团队来看,它其实是一家久经战阵的老牌公司。

拼多多的核心高管,都是从欧酷时代就一直和黄峥共事的。从欧酷,到乐其,到寻梦,到拼好货,最后到拼多多,他们都战斗在一起。

这些公司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不断从内部孵化出来,与其说它们是不同的公司,不如说它们是同一家公司做的不同项目。

从最后拼多多的成功来看,前面的那些项目,都成了黄峥团队的练手之作。而即便如此,这些项目也并不是练失败了,而是一个个都很成功。除了欧酷卖的价格稍微低一点,后面的乐其、寻梦和拼好货,都做得很成功,而且是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成功。

当一个这么有凝聚力、战斗力和进化能力的团队,下定决心要做一个新项目时,成功的几率怎么可能会底呢?

五是黄峥强大的人脉关系。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黄峥做拼多多,专门找了四个人做天使投资。

当时黄峥根本就不缺钱,启动拼多多需要的800万美元,完全不需要找天使投资。但是黄峥一定要找,不为别的,就为了绑定和这些人的关系。

他找的四个人分别是:段永平、丁磊、孙彤宇、王卫。

段永平自不待言,他一直都是黄峥的坚强后盾,帮助黄峥出谋划策,甚至黄峥拼多多的企业文化和营销打法,都有着深深的段永平风格。

丁磊成名多年,是中国游戏行业最有名、最成功的大佬,也是黄峥十多年的老友。拼多多要做“游戏+购物”,丁磊是最好的咨询人选。

孙彤宇,知名度可能稍微小一点,当时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投资人而已。但你要知道,他的前一个身份,是淘宝网总裁!他是阿里巴巴的003号员工,早在90年代就跟随马云,后来胼手砥足把淘宝做起来,到2008年才被马云以“去商学院深造”的名义“杯酒释兵权”。

如果说全中国做电商,成绩最大、经验最丰富的人,从马云和刘强东数起,第三个就要数孙彤宇。所以,黄峥要想找一个人请教如何做电商平台,找遍全中国,孙彤宇就是最合适的人(由于竞争关系,他不可能去找马云和刘强东)。

王卫,是顺丰的创始人和当家人。电商离不开物流,而王卫是国内物流行业的扛把子。拼多多要搞好物流,王卫又是最好的咨询对象。

企业文化和营销有段永平、做电商平台有孙彤宇、游戏化思维有丁磊、搞好物流有王卫,试问,还有什么比这更牛逼、更适合拼多多的天使投资团队呢?

这里面唯一缺的,就是做移动社交的马化腾。

但是别着急,拼多多成立不到一年,腾讯在B轮就进来了,后来还不断增持,到拼多多上市前,腾讯成为占股高达18.5%的第二大股东。

当上面所有这些因素聚齐的时候,拼多多的成功,就早已注定。

7

在拼多多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它也招致了巨大的争议。

一是假货和山寨问题。

拼多多最早吸引用户的,除了社交和游戏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低价。而为了尽快积累足够多的商户,早期的拼多多,对商家的审核很松,导致平台上假货和山寨品泛滥。

对于这个问题,黄峥曾经回应说:别人走过的路,经历过的苦难,拼多多都得走一遍。言下之意是,淘宝早先也曾被假货问题困扰,拼多多也逃不过这个阶段。

他后来花了大力气整治假货,甚至自称“全中国可能没有比我们更努力在打假的平台了”。不过,拼多多对于“假货”的定义,有些地方可能与大众的认知不大一样。

《财经》记者宋玮和房宫一柳曾经问过黄峥一个问题:拼多多上销量最好的产品之一是一瓶售价27.8的壮阳药,总共卖出了472万单。你觉得这个药可能是真的吗?

黄峥的回应是:首先,拼多多平台上出售的药或者保健品一定会有国家认证的标示。其次,保健品毛利本来就高得一塌糊涂,就和面膜一样。200块钱的面膜你觉得它有用吗?

我个人认为,黄峥心里清楚这些产品可能没用,但是只要国家不认定是假货,拼多多就不认为是假货。

但是,用“拼多多平台上出售的药或者保健品一定会有国家认证的标示”来为卖27.8一瓶的壮阳药辩护,与早先李彦宏用“我们签合同的是三甲医院,它是完全合理合法地在做事情”为百度推荐“魏则西事件”涉事医院辩护,逻辑何其一致?

山寨问题也广受非议,网上流传着无数关于“拼夕夕”的段子,黄峥的一句“山寨不是假货”,曾经引起轩然大波。后来拼多多下架了一些比较恶劣的“傍名牌”山寨品,例如“索尼天下电视”这种,但是也有一些如“SHIERP电视”和“vivi手机”的擦边品牌,他们认为对方是合法注册、合法经营,并不违反平台规则(这里本人并不作判断,我也不知道算不算)。

另一个应对山寨的方法就比较正面了,拼多多认为很多山寨品其实本身也是质量很好的产品,例如那些原本就是帮那些大品牌代工的产品,但是因为没有名气,所以卖不上价钱,在市场上被称为山寨品。

拼多多专门搞了一个“新品牌计划”,花了很大力气扶持这些“新国货”品牌。我个人认为,这个事情功德无量。

总体而言,拼多多的治理还是有效的。现在在拼多多平台上,山寨可能偶尔还有,但是明目张胆的假货基本绝迹了。

依然还是有不少人把拼多多与假冒伪劣挂钩,但是总体上这样的人越来越少,而认同拼多多和使用拼多多的人越来越多。

二是信息轰炸问题。

拼多多最早起家是微信拼团。想必从2016年到2018年的微信用户,多少都受到过拼多多拼团信息的狂轰滥炸。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起码对我而言,每当收到这样的信息时,厌恶的情绪居多,也从来不会因为收到这些信息而去购买。

或许是这种行为受到太多人反对,后来微信平台禁止了诱导分享。拼多多即便是腾讯投资的,也多次被封禁。

有一段时间,拼多多为了突破腾讯的封禁,还专门在微信总部附近设立了一间办公室,主要目的就是从微信挖人,然后利用这些人对微信平台规则的了解,想方设法绕开监管,寻找可供利用的灰色地带。

后来,腾讯逼着拼多多签了一个“互不挖猎”的协议,才止住这一行为。

《财经》记者宋玮和房宫一柳在采访中,曾经就此问过黄峥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一个价值观是本分的公司为什么会被微信封1000次?

黄峥回答道: 本分是在你的位置上应该干什么事。我们希望消费者做更多营销活动,对一个商业组织而言,这是他的本分。剩下的更多是如何把握营销触达的界限问题。

也许对他来说,微信用户收到拼团信息的骚扰,不是拼多多的不本分,恰恰是拼多多的本分。

我总觉得有点讽刺。

好在,2019年以后,不知是拼多多更克制,还是微信管得更严,我们的微信里,总算不怎么看到那些拼团的链接了。

三是供应商的控诉。

拼多多早期的崛起,离不开小商户的拥护。拼多多也给与了这些小商户最大的扶持。

但是当拼多多壮大,并且监管的要求更严以后,很多商户,就叫苦不迭了。

2016年,拼多多曾经遇到过类似淘宝“十月围城”那样的危机。当时,由于拼多多的打假行动,一些供应商的货款被冻结,很多人跑到拼多多总部去闹事,事态严重到连一贯低调的黄峥,都不得不亲自出来开对外沟通会的地步。

在网上,关于商家“血泪控诉”拼多多的帖子非常多。我有时写文章赞扬拼多多几句,留言里都会收到一些商家的怒骂,痛斥拼多多是多么“黑心”。

不过平心而论,这里面存在一个两难问题:

看着那些商家控诉的帖子,我们会感叹,这些中小商户真不容易。在拼多多上卖东西,本来就是薄利,商家赚的是辛苦血汗钱,全副身家压在这个平台做生意,稍有不慎,就被平台处罚,甚至可能导致直接冻结资金或者封店,血本无归。

但是另一方面,要想商家服务好,发货快,不卖假货,平台又必须对商家制定严格的监管政策,这个对消费者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硬币都是两面,商家越是控诉,反过来也越说明拼多多在打假、维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下了大功夫。

四是对待员工的问题。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拼多多是没有双休的。2018年拼多多上市时,黄峥在内部讲话,有员工提出能不能双休,黄峥的回答简明扼要:没有。

据《财经》记者房宫一柳描述,听到黄峥这个回答后,“现场沉寂下来”。

事实上,别说双休,在拼多多,就连大小周(大周双休,小周单休)都是不可能的。

另外,拼多多虽然有期权,但是设定了长达三年的锁定期,所以即使是公司上市,高管们哪怕账面资产再多,也无法短期套现。不管公司发展好坏,也不管未来个人职业规划如何,想要兑现期权的话,就只能老老实实待满三年。

更引起员工诟病的是,黄峥秉持节俭办公司的理念,没有自建或购买办公物业,而是租用的办公楼。本来这也没什么,但问题是这个办公楼条件较差,人满为患,最严重的问题是厕位不足。员工如厕很多时候都要排队。

前不久,有一则关于拼多多的消息上了热搜,说的是由于厕所人满为患,一位员工实在憋不住了,只好把大便拉在小便池。这在网上被人称为“拼多多没有拉屎自由”。

我个人认为,厕所问题虽小,但是极度影响员工的幸福感。让员工憋不住把屎拉在小便池,无论如何称不上本分。

以上是关于拼多多近年来引起争议的主要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黄峥只有少数几次出来应对。作为一个害羞、内向的理工男,黄峥应对的效果,只能说聊胜于无,有时候甚至起到反作用。

在上市后,网上对拼多多的质疑达到了一个高峰。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黄峥发表了一篇写给全体员工的内部信,他说:

“面对质疑先求责于己,要拥抱公众和竞对的监督……要勇于承担起责任,持续承受质疑甚至冤枉。没有一个伟大的变革和创造会来得那么容易,那么显而易见。一边倒的正面不是我们追求的,一边倒的负面也从来不是真实的拼多多。”

这封信的标题是:坚持本分,即使是恶意的攻击,也要善意的解读。

8

上面我们说了黄峥和拼多多的成功,也说了存在的争议。

有些喜欢用“非黑即白”态度来看待世界的人,可能会觉得无法理解。但这才是世界正常的样子,也是人真实的样子。

尤其是那些事业取得很大成功的人,无一不是誉满天下,亦谤满天下。

从老一辈的柳传志、任正非、王石,到中生代的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再到小一辈的王兴、张一鸣、程维,哪一个不是这样呢?

从我个人的角度,我认为黄峥是一个有一点瑕疵的伟大企业家。瑕疵是次要的,伟大是主要的。

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一贯非常推崇黄峥。

他的“移动社交+电商+游戏”,或者说“Costco+Disney”,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打破了淘宝和京东为王的电商格局,让更多人享受到了移动互联时代的便利,得到了更大的实惠和更多的快乐。

如果说,在过去,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是跟在美国后面亦步亦趋地模仿,那么,从张一鸣到黄峥,中国新一代的企业家,已经站在了世界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最前面。他们从无到有地开创出来新的模式,引领了新的时代。

拼多多的出现,首次让中国最低收入群体可以享受到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宜和便利,让中国最偏远山区的农户可以在网上卖农产品,让长期只能帮欧美企业做贴牌的代工厂能直接面对消费者打响自己的品牌……这些功绩,怎么夸奖都不过分。

也许在做拼多多之前,我们可以说黄峥从商的目的为了赚一些钱,或者证明自己。但是从拼多多开始,他更多思考的是自己人生真正的意义,以及他的公司对社会的贡献。

拼多多后来的发展,虽然不是没有争议和曲折,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一步一步在实现黄峥想要为社会做的事。

拼多多目前已经是千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永远也无法达到的事业成就。

但是对黄峥来说,这也许只是事业真正开始的一个起步而已。

要知道,黄峥仅仅40岁;成立拼多多,也才短短5年。

谁能说,拼多多就是黄峥事业的终点?千亿美元就是拼多多发展的巅峰?

综观黄峥的发展历程,以及他这些年创业的过程,我们可以明显发现一条进化的轨迹。

正因为此,我对黄峥未来还想做什么,拼多多未来还能做什么,怀有无比的期待。

在2020年致股东的公开信末尾,黄峥写道:

我们既感到无比的谦卑和平静,又无比感恩于拥有的宝贵青春和担负着的重大责任。因此,我们将更加坚定地投资未来,努力建设面前的新世界。在这新世界中,我们的美好旅程才刚刚开始。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我很庆幸,有黄峥这样的同龄人同行。

我很相信,黄峥和拼多多的美好旅程,才刚刚开始。

我更相信,我们共同的美好旅程,也才刚刚开始。

---end---

主要参考资料:

【1】我的中学和大学,黄峥,公众号黄峥

【2】我的第一份工作,黄峥,公众号黄峥

【3】对话拼多多黄峥:他们建帝国、争地盘,我要错位竞争,宋玮、房宫一柳,《财经》杂志,公众号 LateNews by 小晚

【4】人物观察:黄峥的100种偏执,房宫一柳,公众号 LateNews by 小晚

【5】黄峥的正与邪,翟文婷,公众号蓝洞商业

【6】解密拼好货 8个月从0到100万单,李志刚知乎专栏

【7】【专访】拼多多董事长黄峥独家披露:拼多多与拼好货的爆红、争议与合并背后,周丹,公众号小饭桌

【8】专访黄峥,财约你,腾讯新闻,主持人范晓东

【9】拼多多黄峥:探索社交电商的未来,中国经营者,第一财经,主持人刘晔

【10】狮吼网专访黄峥,狮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