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的B面
2020-11-09 16:55 金融机构 科技金融

2金融科技的B面

作者|南七道

来源|南七道(ID:nanqidao33)

中世纪的欧洲,劣币、伪币横行,鉴定、兑换货币的银行就此诞生,世界金融业由此发端。含着“信用”的金汤匙出生,金融业极其重视安全和稳定。

因为这个原因,金融创新向来不会突变,业界人士也始终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一项技术只有经过反复验证,才有被推向市场的可能,这让金融科技的发展,变成了一场马拉松。

在这条长跑赛道上,新兴科技渗透金融、传统金融拥抱科技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大大小小的金融科技公司因此诞生,提供定制化的底层架构、数据层、应用层服务,成为金融与科技之间的“粘合剂”。巨头如阿里、腾讯提供云计算服务,传统技术企业如恒生电子提供系统层的IT支持,细分领域如索信达则提供金融行业智能营销和风控,数据层、应用层的场景支持。这个行业里,既有蚂蚁这样的大象,也有体量不大,规模迷你的真“蚂蚁”,这是金融科技企业没有被看到的B面。

科技向金融渗透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将线上支付合法化,科技和金融的融合正式拉开大幕。

牌照的发放,意味着电商平台也可以合法开展支付业务。货的流转和钱的流转,全都被截留在电商体系内,线上购物终于不再需要“线下”支付。电商平台率先开始为两端的商家和消费者提供借贷服务,电商也因此成为科技向金融渗透的先驱。

2014年至2015年,蚂蚁集团相继推出无抵押信贷产品花呗和借呗,很快成为公司的主力产品。在蚂蚁集团100亿的利润里,有45亿利润都是来自于花呗借呗。

同期,京东也推出了四款金融产品,其中三款(“京保贝”、“京小贷”、“企业金采”)为企业提供融资,余下一款(京东白条)为用户提供赊销和消费贷款。2019年,京东白条年活跃用户数已达5781万户。

聚美优品、唯品会等垂直电商,也都曾为用户提供过消费金融服务。以此类推,假如拼多多有一天开始提供借贷服务,也并不奇怪。

电商的发展加快了科技渗透的速度,用户的海量消费、转账和理财数据在电商体系内流转,让科技更进一步渗透。电商平台开始借力新技术,构建独立的信用评价体系,用信用分试图解答“到底该借多少钱”的难题。至此,科技企业已经从简单的支付、借贷,渗透到了信用领域。

新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大数据、云服务、图像识别……让科技企业以过去无法想象的速度审批贷款。过去,在传统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要准备好各类证明,到柜台办理,再等上至少两周。但在科技企业平台上申请贷款,时间往往以分钟、秒为单位计算。全国第一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背靠控股股东腾讯的生态,推出“微业贷”,向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款,申请后1分钟到账,额度最高300万元。

传统金融出于资金安全的考虑,对长尾的小微企业贷款相对谨慎,这成为科技企业向金融渗透的契机。通过服务个人和小微企业,科技企业正在自下而上地向金融渗透。

金融机构的科技之路

金融管的是资金流向哪,科技管的是资源流向哪。当资源配置无法契合资金配置需求时,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就成了社会的迫切需要。

金融和科技的融合路径,除了科技向金融渗透之外,还有传统金融机构用科技武装自己。在金融这条庞大的产业链上,单纯依靠科技企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建设者。

尽管吸引了足够多的关注度,但科技巨头的体量远远小于传统金融机构,国内金融市场的主体仍然是传统金融机构。

科技企业的总资产规模往往只有数千亿,但国内已上市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合计为172.5万亿元,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资产规模均超过20万亿,任意一家大行都是世界前100强企业。

春江水暖,社会融资需求发生变化时,传统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求变。2019年,国有大行金融科技的投入资金合计716.76亿元,大部分银行的科技投入占营收比重超过2%,招商银行投入更是高达3.72%,传统金融业拥抱科技趋势明显。

中国平安是其中的转型范例。从2013年起,马明哲就将“科技引领金融”作为集团战略,几年来,平安集团在科技上的投入已经超过500亿元。平安集团旗下即将上市的金融科技平台陆金所,资管规模3783亿元,仅为平安银行的9.6%,但2019年净利润133.2亿元,已接近平安银行的一半。

相比金融机构的科技子公司,第三方企业的知名度、资金实力都有一定差距,但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则可以向所有金融机构提供服务,也因此具有更大市场空间。

更何况,向传统金融机构进行技术输出,是比数字支付、数字金融更大的市场。据华西证券研究所测算,数字支付业务是千亿规模的市场,小贷、理财、保险等数字金融业务是万亿规模的市场,而技术输出业务的市场空间则在十万亿规模量级。

这十万亿规模的市场,由大型互联网公司、传统金融IT服务商和金融科技公司三类企业瓜分。前两者分别坐拥流量优势和技术优势,只有金融科技公司是诞生于跨界的产物。在跨界发展中,金融科技公司形成了信贷风控、支付结算、数据分析等领域的方法论。

不夸张地说,十万亿的市场里,通常会诞生不止一家千亿级规模的企业。美国虚拟银行方案供应商Q2 Holdings已于201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尽管从未产生过正利润,该公司市值依然超过了50亿美元。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市场仍处于相对早期。2018年,中国金融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按营业收入计,前五大企业共占据9.5%的市场份额,行业仍然极度分散。

和大型互联网公司、传统金融IT服务商不同,金融科技企业承担的角色,是传统金融机构转型的引路人。

接下“引路人”第一棒的,是海外数据分析企业巨头。主导金融行业数据分析市场的,是SAS和Teradata两大公司。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开发出一款名为SAS的统计分析软件,SAS公司由此而来。在长达半个世纪里,SAS制霸全球数据分析软件市场。2016年,SAS占据了全球相关软件市场30.5%的份额,睥睨一众同行。

另一家巨头Teradata则主攻大数据分析和数据仓库市场,简单来说,就是在利用数据之前,先帮助企业搭建属于自己的数据“地基”。Teradata与Oracle、Microsoft、IBM、SAP等五家企业,共同瓜分了传统数据库80%和云数据库10%的市场。

谁是下一任“引路人”?

起初,国内银行也信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海外巨头吞噬了金融行业数据分析的大部分市场。

然而随着合作加深,这些巨头企业变得不那么有吸引力了。监管政策不同、业务需求、社会文化多样化,使中国银行系统、管理规则和海外差距巨大,海外巨头在中国市场提供标准化的“国际”服务,让本土银行难以完全磨合,本地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在“本地化”的浪潮之下,一大批本地化的服务商迅速成长。

从幕后到台前,从默默无闻到登陆港股市场,索信达在这场浪潮中逐渐被聚光灯所注视。“引路人”的第二棒,任重道远。

通过技术,帮助金融机构充分运用数据资产,更好地让他们获得用户,活跃用户,维护用户,让用户不去银行也能获得良好的金融服务,是索信达的使命所在。

相比海外巨头,索信达这样的本土企业更加灵活,加上十多年的锤炼,与顶尖而“苛刻”的客户合作,建立了自己的核心能力。从数据基建和管理入手,逐渐发展到大数据的应用分析,再到人工智能,就像一座摩天大厦从设计、地基、架构,到修建,索信达都已经经历过了,因此也更能理解国内金融系统的痛点。

即使是同一家银行机构中,信用卡场景、零售场景下的数据分析,也有非常个性化的需求,索信达会更重视这其中的细微差别。也正是在满足差异化的需求过程中,索信达由此获得了对国内金融体系更深刻的理解。

零售、转账、信用卡……金融市场有大量截然不同的场景,为了解决散落在不同场景里的痛点,原本着眼于AI大市场的索信达,全力投入到金融行业的智能营销和智能风控市场中。索信达搭建起自主研发平台灵犀,帮助金融客户更好地获客、活客、维客,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可。

全国18家大型银行中,有11家是索信达的客户,这些机构的认可,也成为索信达继续探索市场可能性的有力背书。多年经验沉淀的产品索信达灵犀,其一体化营销技能,成为索信达撬动城农商行的市场的有力支点。同时,跨界复制也是灵犀的“超级技能”,目前灵犀已在证券行业使用。

TO B的企业很难作出爆款,案例都是小火慢炖,靠时间积累出来的。不像面向消费端的企业,TO B的企业只有真正理解机构,才能获得发展,中间没有半点模糊的地带。

在索信达内部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很形象地描述了理解客户的重要性:如果你不懂客户,那么他放弃你的时间不到3秒。每次与金融机构会谈,双方都似乎要经历一场激烈的风暴讨论。胶着状态时,索信达技术专家上手去画函数,说明业务逻辑。只有深入客户,向他们展示业务逻辑以及清晰的落地方案,充分了解他们的痛点和自身拥有解决业务问题的能力,才会有风平浪静看见彩虹的时刻。

银行的痛点环节不止有营销和反欺诈,还包括自助服务、网点行为分析等等,背后关联到的也不只是索信达这样的解决方案和软件提供商,还包括云服务、设备、系统提供商。也因此,金融科技赛道里有无数个“索信达们”,正在前进,支撑着行业的基础建设,协助金融机构实现一次又一次单点突破。

但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并非坦途,仍需克服传统金融行业现有的障碍。

尽管获客难、成本高,但是,一旦克服障碍赢得机构客户,迁移成本使客户在多数情况下倾向于不更换供应商,参与其中的金融科技企业就能够获得先发优势。而随着数据的进一步积累,企业也更易进入发展的正向循环。

金融科技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这和行业的生态健康也有莫大关联。森林里既要有大树也要有灌木,草原上既要有大象也要有蚂蚁,市场为企业提供了生存空间,企业的探索也为市场开拓了可能性。

探究“大象为什么是大象”固然重要,但是别忘了,研究真正的蚂蚁,也有助于我们看到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