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中国人开发并运营的应用musical.ly,在欧美青少年间风靡,他们成功的奥秘究竟是什么?
最近,一款中国人开发并运营的应用musical.ly,在欧美青少年间风靡。他们成功的奥秘究竟是什么?在创业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坎坷?未来打算进军中国市场会遇到什么挑战?musical.ly首次披露自己的创业故事。本文带你一探究竟。
musical.ly,欧美市场月活数千万的社交软件,由一群中国人开发并运营。2016年6月,《福布斯》发表文章《全美最火的新APP:musical.ly》; 2016年12月,英国《卫报》对这家公司平台上的网红进行了集中报道。美国知名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以下简称“BI”)这么描述它:如果不深入青少年群体,你肯定不会知道有这么个软件存在;但如果家里有个高中生,你肯定曾作为人肉背景,在他的15秒“对嘴唱”视频中出现过。
在BI去年一月份针对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的调查中,六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评选musical.ly为“最令我感到兴奋的APP”,颇有和Snapchat、Instagram等比肩之势。
当2016年6、7月份美国媒体集中报道musical.ly时,它当红已一年。2015年7月6日,在经历了多天“一天前进一名”的爬行后,它终于登顶了全美苹果商店应用总榜。
这款软件的主要玩法是,举起手机,选择一首歌曲,对嘴型表演出15秒的演唱视频,然后发布,等待点赞和评论。同时,软件提供多种特效和剪辑工具。
在社区中,每个发布者被称作“muser”,每条视频被称作“一个musical.ly”,如果你仅仅观看而不发布,便可以一直刷出网红们做的各种搞笑、好玩的视频。它堪称美国青少年版“快手”。
和每个流行的社交平台上都有一批红人一样,一年时间,musical.ly上面也出现了大量的青少年网红,如16岁的Baby Ariel(1810万粉丝)、15岁的Jacob Sartorius(1580万粉丝)、英国14岁的双胞胎Max and Harvey(330万粉丝)。在《Elle》杂志去年7月一篇详解美国青少年网红现象的长篇报道中,musical.ly上的网红被细数了个遍:拥有甜美脸蛋的13岁男孩Sartorius,5岁就开始弹吉他;有自己原创歌曲的Carson Lueders……这些动辄拥有数百万粉丝的青少年大V让记者都不禁惊呼:这些童星是要组团改变传统的造星模式?
*12岁的克鲁兹拉着已退休的前足坛明星老爸(美媒的描述)给自己打广告
连当红歌手明星也来凑热闹。R&B歌手杰森·德鲁罗 (Jason Derulo)在上面发布了单曲《如果这都不算爱》(If It Ain't Love)的视频,贝克汉姆拉着12岁就开启了自己演唱事业的小儿子克鲁兹露了个脸,大鲨鱼奥尼尔似乎也不愿放过用短视频影响青少年的机会。2017年,TechCrunch(美国着名科技博客)继续跟进关于musical.ly的报道:平台已经下出了三个蛋:直播软件lively、一对一视频软件ping-pong、群聊视频软件squad。
目前musical.ly已实现C轮融资,投资人包括横跨中美的基金比如SIG、GGV、启明、光信、Greylock、猎豹等,至今没有商业化,持续在做用户增长。它会成为和Twitter、Instagram并列的社交软件巨头吗?
“如果你们越做越大,Facebook、Twitter会不会对你们有想法?”
“这个肯定会有。这不取决于他们有没有想法,(而)取决于我们有没有想法。”创始人Louis Yang对创业家&i黑马说。
而这家公司来自中国上海。
100多个中国人,以上海为根据地做了一个受到美国青少年喜爱的社交软件,似乎史无前例。
这是他们首次披露自己的创业故事。
差点儿夭折的APP
musical.ly差点儿夭折。
2015年,阳陆育做musical.ly的想法已经形成,但还没拿到新的融资,他此前靠着个人关系从一个美籍华人那儿找来的150万人民币已所剩无几。团队一共5个人,用了几个月才把这个最新的短视频项目做出来,然后简单地挂在了网上,没做推广——并不是对自己的产品自信爆棚,而是没钱了。
在一个失败的在线教育项目上尝试了近一年后,他们迫切想知道,新项目会收到怎样的市场反馈。这款产品在中美等地同时上线。据《福布斯》2016年6月对另一创始人朱骏的采访,musical.ly的灵感之一来自他一次出差的经历,在搭乘从旧金山前往山景城的火车时,看到一群小孩儿有的在听歌,有的在给视频加音乐,于是设想,能不能做一个新项目,把两件事联系到一起?
之后还有很多产品逻辑上的思考。最终出来的mvp(最小化可行产品)只有两个功能:拍15秒的对嘴型音乐短视频,给开发团队写邮件。产品于2014年7月上线。
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这个软件在美国市场有人下载。“后来知道是有几个德州的小孩子发现了这个软件,可能在玩。前一两个月每天都有400-500的下载量。”阳陆育说。同时他们还收到了一些用户来信,“记得早期有个女孩子写信告诉我们,说为什么没有她最喜欢的那些歌。”发布后的两个月里,他们共收到了约200封用户的来信。
不管如何,用户有反馈,事实告诉他们,这次成了。此前他们在鼓捣那个教育APP时,一年多也收不到50封邮件。
阳陆育现在有点反感别人一遍遍地问他,为什么会做一个美国年轻人用的社交软件——他不知该如何作答。在他看来,与其说是他们选择了美国市场,不如说是美国市场选择了他们。
当时的情况是,团队人少,中国市场没反应,美国小孩在玩,他们决定All-in美国市场。
下一步就是融资。
让我们回到几年前。5个在上海五角场附近创业的年轻人,坐在一家孵化器里,声称他们有了一个idea,要给美国的青少年做娱乐社交软件,投资人听到会是什么反应?
所有人都拒绝了他们。“我后来想,投资人拒绝我们,是对的。本来这个事就不可能。”回忆往事,阳陆育表现出客观看待的态度,但当时的他,极受打击。
投资人认为,这种项目没有成功经验,即使华为等公司出海成功,也是做技术,或是像阳陆育前东家eBao(易保)一样,卖软件给外国人。给美国小孩儿做社交软件,引领他们的时尚潮流?这事无先例。
“我记得最后一个投资人是这么说的,你举一个中国人在美国做社交成功的例子,我就打钱你。”阳陆育对创业家&i黑马说,这已经是他拜访的第20个投资人了。
他承认那时开始怀疑自己。“你已经见了足够多了,20个,如果前面那几个是错的,不可能后面几个也是错的。”
他决定不再见投资人了。气愤与急躁之下,他在小区里倒车用力过猛,撞碎了后面车的玻璃,赔了人家5000块钱。
阳陆育说这是musical.ly危在旦夕的时刻。“假设拐点晚来一个月,可能我们也已经放弃或者转型了。”毕竟,此时已经两个月都发不出工资了。
唯一的希望是猎豹傅盛的钱。
阳陆育在2014年底参加了一次傅盛战队的活动,进了半决赛,但很不幸,在决赛中被刷下来了。由于当时猎豹一位投资经理想促成这桩投资,所以事后还有些联系。
但几乎是基于同样的原因,投资迟迟未敲定。“3、4月份我们快起(下载)量的时候,他们还在犹豫。”阳陆育向创业家&i黑马回忆。
他决定“吓唬”一下他们。办法是,拿着每天都在不断增长的数据告诉他们,musical.ly快要爆发了,再不投就没机会了。
这次试探让猎豹终于下了决心,投了500万元的A轮。这笔钱救了musical.ly。
融资的七弯八折没有影响数据的增长。在拿到500万人民币投资之后,他们也搬离了孵化器,在复旦大学附近租了个月租一万四的老别墅,开始一心做产品。“因为我们接下来天天要加班了。”
在那栋老别墅里,他们主要干两件事,做产品和睡觉。阳陆育说那是创业至今最难忘的一段时间。“一楼办公,二楼我和家人住,三楼是大家加班睡觉的地方。外面有个小院子,大家干活累了就在那儿抽烟喝酒。”当时最开心的事就是一打开后台,发现下载上传等数据又涨了。
“那个时间很有激情,(因为)本来是一个已经决定关门走人的事,突然一下逆转了。”
这次的增长也借了几次“势”。朱骏披露给《福布斯》另外的细节:软件刚刚发布时,每周四晚有一个下载高峰期。惊讶之余,他们开始找寻原因。原来Spike TV(美国一家电视台)每周四晚上都有一个“对嘴型(Lip Sync)唱歌比赛”,表演结束后,大家都会跑去苹果商店搜索“Lip Sync”,把musical.ly给找了出来。
之后更有被美媒热衷报道的,用户自发玩起来的“don’t judge me”(直译为“不要评判我”)事件,核心传播点是不要以貌取人,正符合青少年那段时期表达自我的需求。
发展到后来的加速增长,以及一些“借力打力”事件,2015年7月,他们登上了苹果应用商店美国地区的榜首。
朱骏告诉《福布斯》杂志,在此之前的四月份,musical.ly还在1400名的位置打转,每周会往前上升100多个名次。离榜首不远的时候,上升变慢,一天一个名次。
2015年7月6日,musical.ly登顶。十分巧合,这一天是阳陆育的生日。
“what?成为美国app store第一名?超过了facebook、youtube?!”
*musical.ly于2015年7月登顶iOS总榜第一
“我第一个告诉的是团队,”阳陆育对创业家&i黑马说,“在办公室里吼一声,第一名!happy完了后,赶紧截了一张图到我们的投资人微信群里,然后就炸开了。”
喜悦在当晚团队成员的庆贺中达到了高潮。在此之前,由于服务器一时涌入了大量用户,扛不住,导致大家每晚都得加班,没人睡觉。收获成功的当晚,所有人都喝醉了,兴奋不已的他们将红酒撒到了阳陆育的身上。
这件衣服阳陆育至今没洗过,将它保存在了家里,这是“梦想照进现实”的物证。
登顶一个月前,musical.ly还接受了美国SIG的B轮融资。这说来也是一个“曲折”的故事。经历两次波折,投资才最终敲定。
见SIG的第一面,谈了半个小时,对方便问阳陆育:现在可不可以签?
对方答应得如此之快,阳陆育的第一个反应是,钱要少了。
他回去想了一个下午后给投资人打电话,我觉得我钱要少了,对方问,那你想要多少,阳陆育把拟融资额翻了一倍。
没想到对方又是想都没想,一口答应,并说“今天签”。
阳陆育顿感依旧不妥。他于是在电话里又拖了一下。没签。
最后的成交金额定格了。因为被弄郁闷了的SIG投资人最后说了一句话,我再给你涨一下,可以,但是先说好,不能再涨了。阳陆育最后用了“很有眼光”来评价这位美国投资人。
“你们赚大了。”阳陆育后来告诉SIG。
一个起死回生的创业故事。musical.ly到底为什么会突然火起来?就连BI的科技记者Alex Heath也不解,对ABC news说,好像就是在青少年的口口相传(teens telling each other)中做起来的,然后就突然火爆了(exploded)。
阳陆育给出的答案是,他们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娱乐社交机会:青少年处于一个急于表达的年龄,同时有大把的时间来娱乐交友。musical.ly的产品逻辑是,给普通人提供表达自我的平台。从“产品逻辑”这一点来说,阳陆育认为musical.ly和快手是相似的,就是社交平台的“去中心化”。
“我们添加了音乐背景,让发布者认为自己的视频拍得还不错,这就降低了制作门槛。”阳陆育对创业家&i黑马说。
另一个秘诀则是,一开始他们就确定做社交不做工具。“很多人想从工具往社交转,这怎么能转呢?”
14岁的网红们与musical.ly的未来
登顶之后就顺利多了。
阳陆育披露,差不多半年之后,即2016年年初,他们的日活已经稳定在200万左右了,同时注册用户突破了2000万,约占美国人口的6%。
这期间他们同步在做一些事,版权正版化,探索社交的更多玩法,做直播。通过尝试他得出结论,在美国做直播没有中国的市场空间大,“美国人觉得,这件事值得赞赏,就打赏你,大概几毛钱。他们决不认为你应该借此发财,如果就是去那边化个妆,给大家看一下就能发财的话,太没天理了,因为你并没有展示出真正超人的技能。”
开始进入欧洲市场。逻辑很简单:欧洲受美国流行文化影响很深。在当地没有运营人员的情况下,欧洲的用户数赶上了美国。用户覆盖率最高的是瑞典,900万人口,日活是150万,每6个瑞典人里有一个在玩musical.ly。
平台上的网红也在养成。
最为知名的要数Baby Arail,一个来自佛罗里达州的15岁女孩,目前有1810万粉丝,之后去铺其它平台,在Youtube上有212万粉丝,Instagram上有630万粉丝。她还被ABC的新闻直播间请去录了一期节目,话题是谈谈作为青少年网红的体验。她在节目中说,“我喜欢musical.ly,我能在上面表现自己的创意。”
*Baby Ariel接受ABC采访
维基百科的页面是这么描述艺人Rolf Jacob Sartorius的:“艺名Jacob Sartorius,美国歌手,网红,在musical.ly上靠对嘴唱的小视频红起来的人。”Jacob目前在musical.ly上有1580万粉丝,基本上每天会发三次小视频,还在上面发布了自己的原创歌曲“Sweatshirt”,之后窜到了iTunes上的前十名。
*“你真可爱”恐怕是Jacob听过最多的话
IT活跃人士Xavier Di Petta这么解释Jacob的走红:“对,10岁的女孩很容易成为贾斯丁·比伯的脑残粉,但再脑残也知道不可能和贾斯汀结婚。但她们看到Jacob的时候会想,他跟我一样大,有可能会成为我的男朋友呢。”
如Xavier Di Petta所说,musical.ly上的网红是粉丝自己捧出来的,亲民,互动性强,不像偶像明星高高在上。
和Jacob一样走可爱路线的还有今年马上要满15周岁的男孩Carson Lueders。和其他musers不一样的是,他常常在musical.ly上发布自己的原创歌曲。为了自己的演艺事业,他甚至还在两年前和妈妈一起搬到了洛杉矶。他最早是在youtube和itunes上发表歌曲,但自己承认是musical.ly让他一下子红了起来。记者问他小小年纪被如此之多的女孩子熟知是一种什么感受,他回答,“有时只要出门就会被认出来,hey,你就是musical.ly上那个小孩儿(kid)吗?”
女孩儿Loren Gray Beech红了以后,开始收到粉丝们送来的礼物。但这些礼物很怪异,都是些用过的钱包和项链,她妈妈分析道,这些小孩子不可能找父母要钱买礼物送给一个未曾谋面的网友,于是只好把自己用过的东西寄来给她。
除了平台养成的网红,一些成名的、二十几岁的“老艺术家”也在上面和自己的粉丝会师,或者吸新粉。
“这个软件让我感到惊讶,我发现了一个可以分享音乐的地方。而且如果现在你不玩的话,有点out了。”R&B歌手杰森·德鲁罗 (Jason Derulo)说。
鉴于musical.ly这种不断往音乐行业深处走的发展趋势,阳陆育说公司今年有三个打算,一是暑假在美国的20个城市做一次户外巡演,嘉宾是平台上的网红、流行歌手、喜剧艺人等,计划每场观看人数在一万人左右,收门票。二是联合美国的电视台做场选秀活动,评选出来的红人直接输送到电视节目和电影里去;三是和唱片公司一起选秀,唱片公司每月给musical.ly二十个新人,新人们会在平台上发布自己的作品,“看谁会起来,唱片公司就捧他。”
阳陆育把这几件事定义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造星运动”。这和2016年夏天美国媒体对他们集中报道的角度是吻合的:明星的出现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且有低龄化的趋势。
而一件显而易见的事是,在上海的musical.ly,必须紧跟美国流行文化,和美国青少年始终亲密同行,才能在这波潮流中越走越远。
“你们有没有主动去了解和熟悉美国流行文化?”
“我们运营团队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看美国的各种新闻八卦、娱乐八卦。要把这群用户服务好,你至少要跟它在同一个语境里。”
挑战亦未曾缺席。
阳陆育坦言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时差”,只有“尽可能去克服”。解决办法之一是,多多动员平台上那些热心到会帮他们建Instagram账号的志愿者。“社区志愿者有好几千人,他们会帮助我们服务其他的用户。这个模式是我们成功的法宝。”而为了报答这些志愿者,musical.ly会送给他们一些定制的T恤礼物等,或给他们机会与团队的人聊聊天。
在用户数量上,因为仅仅服务青少年,始终会面临欧美市场的增长瓶颈,而要实现互联网公司在商业模式上的成功,用户数又是亟需进一步扩大的。当欧美市场爆发型的增长期过去之后,下一座城池在哪?
musical.ly有进军中国市场的打算,期望锁定一批引领娱乐时尚的“潮人”。
阳陆育自己最为担心的问题是,当公司越来越大的时候,还能否继续保持最为宝贵的创新精神。“当初我们公司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个是最重要的东西。”他对创业家&i黑马说。
至于商业模式,他一没有开始做,二没有太多担心,理由是“视频广告在美国的爆发趋势非常明显”,同时“美国有一个成熟的互联网广告市场”。
那现在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继续做用户增长。”顿了顿,他对创业家&i黑马说,“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推荐关注海苔娱乐微信公号(ID:haitaiy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