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蓝箭航天的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搭载的光传01、02试验星被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这两颗卫星的使命,是开展面向国家某大型卫星星座的星间、星地高速激光通信数据传输技术验证。
蓝箭航天的运载火箭腾空而起
极光星通“光传01/02试验星”在轨
2025年3月18日,喜讯传来,北京极光星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光传01/02试验星”成功开展了国内首次在轨星间400Gbps超高速激光通信数据传输试验并取得成功。
相当于用一束比发丝还细的激光,每分钟传输2000部高清电影。
此次试验采用极光星通自主研制的LT-II型激光通信终端,兼容相干、非相干通信体制,支持10Gbps、100Gbps、400Gbps多档通信速率。
技术团队针对高精度捕获建链稳定跟踪、光机多通信体制兼容、商用(COTS)通信模块在轨应用、高宽带协议处理等多项技术开展攻关,试验在双星星间距640km下开展,在空口侧速率400Gbps 模式下实现星间单次任务传输业务数据总量14.4T字节,通信总时长6分44秒,任务期间链路跟踪稳定,跟踪误差小于5urad。
这是中国航天领域新的突破,国内首次达到这么高速率。这意味着,未来星间高带宽组网从技术原理到实际应用,将成为可能。
01
极光星通的创始人吴少俊,是一名航天科研工作者。
他2007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来到了中国科学院,一直从事航空航天产品研制。期间担任中国空间应用中心研究室主任,并曾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信息系统主任设计师。
后来,马斯克的星链计划震撼全球,用1.2万颗低轨卫星编织覆盖全球的通信网络。
受到马斯克星链计划的影响,吴少俊于2020年放弃了体制内的稳定工作,创办了一家商业航天科技公司——极光星通。
02
2024年5月,搭载极光星通激光通信终端的卫星成功入轨,验证结果远超预期。
但吴少俊的焦虑并未缓解:“客户需要的不是实验室数据,而是在轨实测。”
为此,他创新性地采用“硬件+服务”模式:既出售设备,也提供卫星通信运营服务,用实际场景数据赢得市场信任。
参加黑马营的经历,是吴少俊创业之路的关键节点。
在加速融资和成长的过程中,吴少俊意识到,企业需要实现从科创公司到科技型企业的转型,作为企业的一号位,自己不能单打独斗,需要来自外部的赋能和陪跑。
在黑马导师、教练和同学的帮助下,吴少俊围绕目前项目型管理模式下如何提升内部人员的协同,以及如何实现科创型公司的组织建设,如何放大企业的销售规模与人效等问题,进行了组织诊断。
在黑马营的牛文文课程中,他领悟到:“科学家创业最大的敌人,是对技术的盲目自信。”吴少俊意识到,创业是一个不断修炼和修行的过程。“我听了那个牛总的课。创始人,是杀手,是船长,也是传教士。对于我们原来从技术或者科研背景创业的人来说,要意识到,企业经营需要解决的不光是技术的问题,还有市场的问题,还有公司经营管理的问题。”
2024年10月,极光星通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由复容资本、长江资本、雅榕资本、创业黑马、光谷产投、普华资本、融道资本、华真资本、雅瑞资本联合投资。
03
极光星通的技术突破,恰逢中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加速布局。
2025年,中国计划发射数十颗低轨卫星,构建覆盖全球的通信网络。激光通信的抗干扰性和高速率,成为破解“太空霸权”的关键。
在不远的未来,激光通信将更方便地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比如,更快的网络,偏远山区的学生可实时观看北京名师课程;更安全的通信,银行交易数据通过激光传输,黑客难以截获;更智能的交通,自动驾驶汽车通过卫星共享路况,城市拥堵减少50%。
其实,在激光通信领域,美国SpaceX、欧洲空客均在加速布局。但极光星通已实现400Gbps速率,领先竞争对手。国际电信联盟评价:“中国在星间激光通信领域的工程化能力已达世界领先水平。”
结 语
“经历过的事情让我相信,只要自己尽全力在每个时点都做出当前最好的决定,就总会有峰回路转的时候。”吴少俊说:“创业需要勇气,需要智慧,但更需要创始人的胸怀和品行。我想我会继续磨砺自己的品德和品性。”
当激光通信技术从太空走向民用,当“中国星链”成为全球基础设施,我们将更加明白:真正的科技革命,不是实验室里的孤芳自赏,而是改变亿万人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