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入冬”两月,转型业务天花板有多高?
2021-09-26 10:12 在线教育 转型

2在线教育“入冬”两月,转型业务天花板有多高?

来源:Tech星球(ID:tech618) 作者:陈桥辉

7月24日,为了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政策出台后,各大在线教育企业应声响应支持。不少的在线教育企业都开始了自身业务的缩减、转型、裁员,相比于一年前的疯狂烧钱,狂奔一年多的在线教育踩下急刹车,但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在规范之下,也变得循规蹈矩。

如今,素质教育、成人职业教育、出海和进校,成为了各大在线教育公司转型的选择,例如猿辅导在政策下发后的第4天,推出“南瓜科学”,成为行业内第一家转型素质教育的在线教育企业,也揭开了在线教育企业转型的序幕。

转型的不仅仅是在线教育企业,与之息息相关的还有经历了大裁员的教培人员。“作为刚在作业帮面试完的求职者真是太难了,通知去培训,房子租好了,一切都准备好了,突然又通知说延期。找公司又不给解决问题,只能让无限期等待或者让你去别的公司看看。”一位教培人员告诉Tech星球。

如今,时隔两个月,无论是在线教育企业,还是教培从业人员,都将面临新的开始。

自救中的在线教育企业

此前,Tech星球曾在《裁员、转型、紧急上马新业务,在线教育生死大逃杀》一文中报道了各家的业务转型情况,涉及到好未来、高途、字节、网易等多家教育企业,但不同于当时各家的仓促行动,两个月后回头再看,除了上述企业外,还有一些腰部、头部企业也开启了转型,他们的战略发展变得更加清晰,成为在线教育行业的探索借鉴。

从业务上看,素质教育摆在了各方转型的首要位置,在转型的比重中占比最大,而成人\职业教育,以及教育硬件则放在了次要位置

针对学科教育进行辅导提分是K12群体长久存在的刚性需求,与此前的K12教育(课后辅导)不同,素质教育重视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也被大部分家长所接受。

一为家长告诉Tech星球,“早就该搞素质教育了,教育不是补习班。只会考试只会做题的学生不是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的漏网之鱼’现在到处都是。”

在线教育企业入局素质教育并不意外,或者说是轻车熟路,部分在线教育企业在发展K12的业务同时,也早早布局了素质教育,如高途、新东方、还有腾讯旗下的企鹅辅导等。

素质教育主要面向3-15岁学生提供校外素质教育服务的教育形态,包括启蒙教育、语言能力培养、STEAM、体育、户外营地、艺术以及当下不断新兴的品类。据艾瑞咨询《素质教育洞察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之间,素质教市场规模从2642亿元增长至5286亿元,未来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可见素质教育将成为继K12后的又一新的发展场景。

从产业的规模来看,艺术教育、语言能力培养、STEAM教育、数学思维是主流,其中艺术教育、STEAM教育也是此次各方主要转型布局的方面

互联网大厂中,字节跳动旗下的大力教育,在线教育企业中转型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最为积极,8月底上线首款转型的素质教育产品“大力一起学HD”,定位是自主学习解决方案提供者,在线自习室的种类多样,涵盖作业自习室和兴趣自习室,作业自习室让学生沉浸自习,帮助提高学生做作业的效率。并在随后上线了青少年儿童教育短视频“小趣星”,为孩子普及科学知识。

腾讯则在近日加码推出“小鹅星球”App,主打青少年自然科学教育产品,通过互动化手段普及趣味自然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与学习动力。

“小鹅星球”App

网易有道则在素质教育的配套工具上有所行动,推出搭配智能作业一体机设备所使用的移动端学习辅助工具。

在大厂之外,垂类的在线教育企业也开启了转型,主要集中在少儿素质教育,这是因为这块细分市场同样充满了机遇。

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少儿素质教育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国内少儿素质教育市场规模以13.1%的年复合增长率逐年增长,2020年,国内少儿素质教育市场规模达到4290.4亿元,同比增长12.5%,呈现出少儿素质教育行业稳步上升的态势。

例如,教育行业的前辈新东方,除了参投素质教育公司外,还在南京上线素质课程,以及素质教育成长中心,针对3-12岁少儿开设素质教育课程,内容涵盖艺术、表达、认知培养、专注力训练等领域。英孚教育则是推出英小孚儿童成长中心,布局学龄前儿童市场的全新素质教育板块。掌门针对青少年核心素养与能力发展需要,计划以语言、艺术、科学三大领域为核心,推出多元化的素质教育系列产品。

除了素质教育,教育硬件、成人/职业教育也是转型的一方面,但从目前的情况看,除了高途、字节、新东方和知乎在往成人职业教育进行投入外,大部分企业的动作并不激烈。

此外,出海成为了腰部在线教育企业所考虑的方向,例如伴鱼、美术宝等计划投入到出海业务,但受限于海外布局的成本和进度,最终能否形成气候,暂未可知。

教培从业人员转行房产中介和外卖

不仅仅是企业转型,教培从业人员也随着企业的变动而变动。

在线教育的高层方面,7月份,Tech星球曾报道的51Talk副总裁赵梓淳在7月离职,距离其上任不到3个月。到了8月,深耕K12教育的乐学教育副总裁范博,加盟知乎,负责成人教育。

9月,据《晚点 LatePost》报道,原Musical.ly创始人阳陆育不再负责大力智能业务,他的职位将由字节跳动旗下双师大班课业务清北网校负责人杨康接任,大力智能接下来将作为 “硬件中台”,为家庭教育和进校业务提供硬件上的支持。可以预见,随着多米诺效应的持续,接下来的数月,在线教育高层的变动将会愈发频繁。

除了高层外,处在教育行业转型中的基层员工同样如此。

裁员两个月后,Tech星球从不少教培人员了解到他们现在的处境。教培人员的出路有两类,一类是内部公司转型的同时,员工也随之转岗,另外一类则是裁员后,寻找新的工作。

一位头部教育企业的负责人告诉Tech星球,“机构的老师趁着年轻还能够转型,学习新的知识,快速适应其他岗位。成熟的教研可以向TO B 业务的输出教研的公司选择。如果是大厂下辖的教育业务,组内的研发岗可以转其他业务线,但销售人员基本就会被裁掉,现实非常残酷。”

相比于内部转岗的员工,被裁掉的教培人员面临的转型难度更大。

目前,被裁的教培从业人员主要分为教师、销售和研发。从采访的教培员工中可以发现,销售是最难找工作的行业。一位行业人透露,这次教培行业大地震,难的是底层的销售,那些真正的老师只能说不适应而已,丰富的教育经验足以让他们找到更好的出路,研发是抢着有人要。

一位大厂的教培人员表示告诉Tech星球,她原来是销售岗,后在8月份被裁掉,原本以为可以很快的找到新工作,但现实却并不如其所愿。主要是体现在薪资方面,“HR一听到你是教培行业的,基本都是幸灾乐祸的,无一不是疯狂压价工资,意思就是你们都没工作了,有个活给你就不错了,就别挑三拣四的。”

她还表示,身边认识的其他销售岗的离职人员,有的加入到房产中介,有的加入到外卖行业,还有的准备去大厂做销售,准备先度过这个行业寒冬,等明年再看看行情。

一位从业近十年的讲师告诉Tech星球,“三十几岁,师范大学毕业,在教育机构给学生补课的员工,一下子失业了。这两个月投了好多其它行业的职位,一个面试机会都没有。除了教书没有其它谋生技能。现在准备去和朋友创业,未来已看淡,能生活就好了。”

如今来看,两个月的过渡期,对于大多数的教培从业人员而言,职业转型并不容易。

停止疯狂烧钱,在线教育再出发

受政策影响,目前各个在线教育企业已经停止了疯狂烧钱推广,作为教育企业的最大投放商分众传媒表示,4月份后受政策影响,公司几乎已没有在线教育广告的投放。

而在2020年,资本向在线教育领域输入近150亿美元,头部教育机构认为,“烧钱”最终或许可以让无钱可烧的机构退出市场,扩大自身的份额。

《光明日报》在8月31日发表了一篇名为《唯功利的教育观该变变了》的文章中指出,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已经产生了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需要。

从当前各方和环境下的动作看,素质教育是接下来发展的趋势。

原瓜瓜龙的一位学科负责人告诉Tech星球:“大家纷纷都转向素质教育是件好事。素质教育是培养人才,应试教育是选拔人才,以往的教育机构基本以应试教育为主,而忽视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能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但从现在我国的教育情况来看,很多家庭尤其是偏远地区,对素质教育肯定接受不了,也没那个条件接受。这是一个教育改革的过程,需要慢慢的一步步前行。所以,我觉得素质教育肯定会越走越远。”

但作为刚刚起步的素质教育业务,企业前进的阻力并不小。目前通过七麦数据可以发现,在苹果应用商店内的教育榜单中,可以发现在前200名中,多以成人、职业教育应用为主,而素质教育的应用鲜有入榜,猿辅导上线近两年的素质教育App“南瓜科学”更是排在180名,可见素质教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从侧面来看,成人\职业教育成为了在线教育企业的另一条选择。如果说素质教育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那么发展成人\职业教育则是企业为了活下来的中短期路线。

高途CEO陈向东表示,高途将继续扩大在现有职业教育领域的投入,如金融证书和公务员考试,同时不断探索更多的成人教育产品组合机会,如研究生考试和海外留学等。除了高途外,腾讯、字节、知乎,以及中小教育机构也往这条赛道布局。在线教育企业也更容易在职业教育线上化进程的潮流中获得优势。

动荡了两个月后在线教育行业,将再次出发,从K12的课后辅导,再到素质教育、成人\职业教育,这次的同步转型,让各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接下来是服务质量的比拼,谁能率先将流量成功转化为用户和口碑,这场涉及产品、师资、资本、服务体验的系统较量,才能分出最终胜负。